专家答疑:招标人接收投标文件,这些“雷区”千万别踩!

用户提问:招标人接收投标文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?

专家解答

:招标人在接收投标文件时,需要特别留意哪些情况?

:在接收投标文件时,招标人需严格把关,重点防范以下两种违规情形,一旦出现,投标文件将不被接收:

  1. 逾期送达或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文件
    • 逾期问题:投标文件必须在招标文件明确规定的截止时间前送达,超过规定时间(如开标当日某时某分)送达的文件,一律视为无效。
    • 地点问题:投标文件必须送至招标文件指定的地点(如招标代理机构办公室、开标现场等),若未送达指定地点,招标人不得接收。
  2. 未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文件
    • 密封要求:招标文件通常会明确规定投标文件的密封方式(如“一正两副”分别封装、外层加盖公章等)。若投标文件未按照要求密封(如未加盖骑缝章、密封袋破损等),招标人有权拒收。
    • 外封装规定:接收人员需熟悉招标文件中关于外封装的详细要求(如封条格式、密封时间标注等),不符合规定的文件不得接收。

:接收投标文件时,招标人应如何操作才能避免法律风险?

:招标人需做到以下几点:

  1. 提前明确规则:在招标文件中详细列明投标文件的送达时间、地点及密封要求,确保投标人清晰知晓。
  2. 双人核验:安排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共同接收投标文件,一人负责核对时间、地点,另一人负责检查密封情况,避免个人疏漏。
  3. 书面记录:对每一份投标文件的接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(如送达时间、密封状态、投标人签字确认等),并留存备查。
  4. 法律咨询:若对投标文件的合规性存在疑问,应及时咨询法律顾问,避免擅自决定是否接收。

:若投标人因特殊原因(如不可抗力)导致文件逾期送达,招标人是否可以酌情接收?

:原则上,招标人不得擅自接收逾期文件。若投标人因不可抗力(如自然灾害、交通管制等)导致逾期,需在开标前向招标人提交书面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,由招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规定或法律法规决定是否受理。但需注意,此类例外情况需有明确法律依据,否则可能引发争议。


温馨提示
招标人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招标文件规定,确保投标文件接收过程合法合规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招标无效或引发法律纠纷。
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

    暂无评论内容